公仆,即为公众服务的人。公仆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基因的伟大传承,是将共产主义思想创造性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干部要践行新时代公仆精神。新时代公仆精神的培育塑造,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等现实实践的必然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仆的由来
“公仆”一词,最初来源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一句话:“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 腓特烈二世在位期间,一直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对普鲁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我国古代原始的氏族社会,因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私有财产与阶级剥统治,《礼记·礼运》中称此时的天下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公天下”,人与人之间是“未有君臣上下之别”(《管子·君臣》)的平等关系。公共权力的执行者——氏族首领的人选,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贤与能”,那时的氏族首领虽无“公仆”之名,但做的却是“公仆”之事。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公天下”被“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私天下”(《礼记·礼运》)所代替,原来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演变为主人与仆人的关系。这种被私有制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所完全颠倒君臣关系一直延续到中国古代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所幸的是,古代原始民主制的星星之火,并没有因专制统治的长期存在而熄灭。在奴隶制时期,有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政治在继续传承;在封建制时期,有欧洲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少数城市共和国的民主政治仍在不断延续。即便在专制历史最为长久的古代中国,也有“以民为本”(春秋·晏婴)、“官为民役”、“吏为人役”(盛唐·柳宗元)、“天下为主,君为客”(明清·黄宗羲)等在一定程度上对专制时代官民等级观念超越的具有民主主义色彩的政治思想。虽然这些民主政治的“星星之火”在当时专制社会中只能长期处于“边缘地带”,但正是这些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的“星星之火”,却在明哲之士中间薪火相传,成为点燃现代民主思想“燎原之火”的火种。
二、公仆精神的基本内涵
所谓公仆精神,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其本质特征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品格与情感、言行习惯的总和。公仆精神是共产党人根据本国和本民族的特点创造出来的,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特别是积淀了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执政经验并且带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成果。新时代公仆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忠于职守、志存高远的精神。就是始终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既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又是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二是承继传统、改革创新的精神。就是言行举止承载并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及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塑造的优良传统作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三是以人为本、科学服务的精神。就是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是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精神。就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权力源于人民、受人民监督的原则,从法治和民主的要求出发,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并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五是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就是搞建设谋发展要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坚持从党和国家的需要出发,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图强。
六是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精神。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共同致富的原则,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全而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有效化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
七是情趣高尚、廉洁自律的精神。就是始终保持一种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在工作中以身作则,认真执行党风廉洁责任制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讲学习讲奉献讲操守,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三、人民公仆应该有怎么样的担当?公仆的核心是什么?
新时代人民公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锋队”,也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圆梦者”,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人民公仆为人民,关键是担当与作为,敢担当、善作为、一心为民作为人民公仆做事的根本,也是人民公仆精神的核心所在。
敢担当善作为,信念坚定是前提。新时代的人民公仆,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毫不松懈地加强自身党性建设,自觉做到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的任务要求。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劲头和良好作风做实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甘做绿叶”的奉献精神做好工作。人民公仆唯有时刻约束自己,把牢“三心”,树立担当可贵、作为光荣的思想,形成争相干事、有所作为的自我要求,才能无愧于“人民公仆”四个字。
敢担当善作为,一心为民乃核心。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新时代人民公仆,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敢于担当,肩负起为人民服务这一艰巨而又崇高的重任;勇于作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牢记于心,付诸于实,朝着习近平总书记领航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方向不懈奋斗。
四、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的角度谈公仆
1871年巴黎公社之后,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首次使用“社会公仆”的概念,他还讲到社会主义公仆区别于以往社会中的管理者的特点:“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 赋予了“公仆”这一概念丰富的内涵。另外《法兰西内战》一文所写的导言中,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社会公仆”的思想,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学习、吸收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之后与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思想相融合,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公仆”理论。毛泽东在评论公仆思想时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别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这正是对中国共产党“公仆”理论的一个具体阐述。
“以人为鉴知方向”。新时代的人民公仆,要以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时期涌现出的一批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为榜样,将他们的事迹作为自身工作准则,将他们行为作为标杆看齐,学习他们“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不朽为民精神,并将其付诸于日常工作实践;同时也要以周永康、徐才厚等不担当、不作为的贪官为诫,以他们的“劣迹”时刻警醒自身,时刻反省自己,时刻鞭策自己。
1、焦裕禄的公仆思想
焦裕禄公仆思想的主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十分清楚,公仆行使的权利不是上级赋予的,更不是神赋予的,而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实现权利的价值。焦裕禄在一份呈报开封地委的报告中写道:“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识,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这是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具体体现。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与幸福写在党旗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去。正是我们党有着这样鉴定的立场和准确的价值观,神话了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形成了他始终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了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公仆精神。服务人民是人民公仆应尽的责任,面对工作中的不足,焦裕禄有着敢于承担责任的气魄,这是人民公仆做好群众工作的心理基础,是强烈责任心的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公仆精神的着眼点。
焦裕禄公仆精神的原则是勤俭节约、廉洁奉公。勤俭节约、康洁奉公是党政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焦裕禄在兰考时制定了《干部十不准》原则,要求领导干部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廉洁奉公,坚决反对党员干部特殊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焦裕禄被子上的42个补丁,褥子上的36个补丁,以及身体力行与老百姓一起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正是共产党人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鲜明例证。习近平在兰考讲话时强调“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
焦裕禄公仆思想的实践路径是群众路线。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焦裕禄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在兰考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解决群众温饱、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而展开。二是为了群众并依靠群众。焦裕禄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在灾难面前不独善其身,而是深入到群众中,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做到一切为了群众。
2、孔繁森精神
孔繁森作为建国以来重大典型,被誉为“九十年代的雷锋”“新时期的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他用真挚的爱民之情,赤诚的为民之心,强烈的富民之愿,谱写了具有最朴素的普世价值和人文情怀,闪烁着不朽的文明之光、人性之光和理想之光。孔繁森精神集中体现的爱、爱别人、爱人民、爱集体、爱祖国的价值观,具有跨文化、跨民族、跨宗教的普世价值,是全球人类普遍能够接受的伦理观。孔繁森的人生词典里,写满了爱字。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西藏、爱集体、爱家乡、爱亲友,爱自然,爱他应该爱、能够爱的一切。为了这伟大的爱,无私奉献乃至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像虔诚的信徒和苦行僧一样地笃信着心中的信仰,执着地坚持着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无怨无悔,持之以恒。他为人民而活着,为人民而奋斗,为人民而献身。他的爱比母子之爱、夫妻之爱、父子之爱更博大,超出了至爱亲情的世俗情感,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孔繁森是个孝子,在人民和母亲都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赴藏的艰难征途;孔繁森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他深爱着妻子儿女,当高原藏胞更需要干部、更需要帮助时,他忍痛割舍了亲情。妻子上抚养老母、下养育三个孩子,精神和物质上都不堪重负,孔繁森却把有限的工资用到更困难的藏族同胞身上。古人云:“克己者,多内省,必厚人。”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强者的本领。” 无私忘我、舍己为人的孔繁森就是这样的克己者和强者。
3、人民公仆——任长霞
任长霞是改革开放时期人民好公仆的杰出代表,她把一颗赤诚之心全部给了公安事业,在其21年的从警生涯中,经历了一次次善与恶、正与邪、情与法、生与死的针锋较量与严峻考验。她嫉恶如仇、忧民疾苦,顶住压力,不畏恐吓,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女包公”、“任青天”。在任长霞的眼离,人民的利益最重,群众的利益无小事,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凡是人民群众需要办的事,都努力去做,凡是对人民群众都有益的事情,真心实意的尽力办好。不分城市乡村,贫富贵贱,男女老幼,工作中一律对待,同情弱者,维护群众利益,为老百姓讨回公道,打恶除霸,向罪犯下手,保一方平安,还百姓一片晴朗天空。任长霞同志在人民警察的岗位上,以执法为民的模范行为,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五、新时代公仆精神的重要性
没有一种担当,比肩负民族的前途命运更伟大;没有一项使命,比实现人民的共同梦想更崇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贡献和走过的历程,科学分析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基础和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新战略,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意识、勇毅的使命担当、坚定的使命自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大不同。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不平坦,仍然布满荆棘,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信仰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仍需大力弘扬公仆精神!新时代提出新课题、催生新实践。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既不能凭经验翻老皇历,也不能循旧例找教科书;既需要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破解前进道路上的新矛盾新难题新挑战,实现新蓝图新目标新愿景,也需要站在人类发展前沿引领时代潮流,为应对全球性问题和解决人类共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新时代培育塑造公仆精神,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深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更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六、公仆文化对推动新时代公仆精神的作用与意义
公仆文化的传播是从习总书记提出的“公仆情结”中总结出的,通过研究和调查公仆文化,对公仆精神进行深入的采访报道、对于优秀党员、干部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将一个个鲜活的公仆故事整理汇总成生动的文学作文展示出来,本着贯彻落实执行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通过宣传优秀人民公仆的个人事迹,以及先进单位,来传播政企文化和理念,对于社会上不良现象做揭露,这对培养广大群众的社会价值观,展示新时代公仆精神及英雄新形象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总结
强化公仆意识,弘扬公仆精神是坚持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的基础和前提,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就是要从立党之基、为政之本的高度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牢固确立人民满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自觉摆正个人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自身实实在在的行动彰显人民公仆的形象。